Interview

放棄“鐵飯碗”,策劃多項跨國藝術交流活動──與澳門資深藝術管理人員鄺華歡先生對話
20 May 2013

鄺華歡先生(Erik)曾於澳門政府文化部門從事藝術策劃、推廣及管理的工作達十年,成功舉辦多個藝術節、電影節及其他節慶活動。2009年毅然離開政府部門,成立「創作創意有限公司 (Creative Links Limited)」,以獨立策展及製作人的身份成功策劃多項跨國的藝術交流活動,包括「Olá Beijing! 澳門當代藝術在北京」、「澳門獨立電影在北京」及與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聯合策展「第四屆跳格國際舞蹈錄像節」等,推動澳門及亞洲藝術家與國際藝術文化機構的合作,藉以促進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是次有幸邀請Erik分享其藝術抱負及藝術管理經驗之談。

鄺:鄺華歡先生          記:記者 (李玥均、黃婷欣)

記:你曾於澳門政府文化部門工作十年,為甚麼會放棄薪酬高、福利好的政府工作,承受收入不穩定的風險,轉為獨立策展及製作人?

鄺:政府是全澳門最大型的一間公型機構,進入大機構工作必須遵守特定的制度及規矩。縱使經常參與自己不太感興趣的項目,但只要辦得好,我都願意做下去。可是,工作了十年後,我發現自己想嘗試不同的事物,做更多跨界別、有趣及突破傳統的藝術文化項目。而且我對藝文界仍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透過藝術,慢慢改變每個人的想法,繼而逐步改變社會、甚至影響全世界。要實踐這個理想,我必需要有很大的自由度,就趁我還有能力和體力的時候,坐言不如起行,作出改變,轉為獨立策展及製作人去實踐理想。

記:你轉為獨立策展及製作人後,也成立「創作創意有限公司」,其工作主要做甚麼?

鄺:我主要擔任一個開發者的角色,開辦或參與多個跨界的藝術文化項目,拉攏澳門的藝術家、藝術行政人員與不同地區的藝術文化團體及商業機構合作,促進亞洲及國際之間藝術上的交流,把大家所缺乏的部份互補不足。我會拉攏有心發展的藝術行政人員,幫助他們起步,讓他們可以繼續發展藝術行政的事業。有時候我也會提出不同的方案,結合有潛力發展的藝術文化機構與藝術家,推動澳門藝術文化圈及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作為獨立策展及製作人,自由度很大,我的項目牽涉的範疇也非常跨界,包括表演藝術、舞蹈、音樂、電影、紀錄片、展覽、藝術教育及市場推廣等,具多元性。

記:可否舉一些具體的工作例子?

鄺:我的公司會協助一些個人單位的藝團朋友,管理他們未必擅長的藝術行政工作,包括策劃及執行項目、申請資助、撰寫報告等,好讓創作人專心創作。我也喜歡跟一些有潛力,可以發展得更好的藝術文化機構合作,舉例我曾與一間演藝舞蹈學校合作。由於他們缺乏資源及國際性的人脈網絡,未能邀請海外知名的藝術家與學生交流,我會向他們提供一些方案作出改善,協助申請政府的資助,增加澳門未來的藝術家增廣見聞的機會,這是相當有意義的。

記:有否促成藝術家與商業機構合作?

鄺:有,一些商業機構絕對有潛力與藝術文化界合作,共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例如我現正與一間葡萄牙酒莊合作,他們計劃市場推廣的時候,我提議及安排合適的藝術家與他們會面,結果酒莊認為這個與藝術家合作的項目十分有趣,又配合公司形象及有助生意上的發展,就這樣促成合作,讓彼此事業發展更進一步。

記:聽起來說,公司都是以項目為主,在人力資源上,你會如何調配?如何成功令公司順利運作?

鄺:作為一個獨立策劃人,工作量愈多,就愈需要充足的人手。以前我較多聘用自由工作者,可是流失率高,的確令人煩惱,於是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讓我的公司正聘請一直合作的自由工作者作為公司的全職員工。我會規劃他們未來一年的工作,他們既可擁有與多個團體合作的自由,也可以有穩定的工作量和收入,對剛入行的年青藝術管理人員來說相得益彰。如此同時,這個運作模式可令整個藝術文化界的人力資源用盡一點,互惠互利。此外,我發現自由工作者在社會上是沒有保障的,外國在這方面發展得較全面,個人藝術工作者的工會可以為他們爭取集體的醫療保障等福利,但在港澳地區卻沒有這樣的工會。雖然我的公司規模不算大,但我會盡力保障我的員工及跟我合作的自由工作者,給予他們最基本的工作福利。

記:不少藝術文化的公司都因財政問題難以生存,你有否感到財政壓力?

鄺:我沒有刻意考慮公司如何生存,我反而著重如何令每個項目收支平衡,這樣就不會有危險了。我的公司已運作四年,對於別人來說,四年的時間可以令他們發達,但這不是我開公司的目的,所以我沒有財政壓力。當然一些商業性質的項目會有盈餘,但這些盈餘也會撥入公司其他的項目,所以某程度上我覺得我們不是一間營利的公司,反而更像一間非牟利機構。

記:你認為一個成功的藝術管理人員需具備什麼條件?

鄺:藝術管理人員與一般行政人員有別,既要有點藝術家的創意特質,也要有行政人員的理性思維。最近藝術文化行業出現一個新詞匯 — Creative Producer,與我的工作性質相近,就是同一時間向藝術家提供創作及實際執行上的意見,給予他們最大的空間創作。有時候我甚至會先起一個藝術概念,再尋找合適的藝術家參與不同的部分,整合為一個項目,這是藝術管理人員工作上的趨勢。

記:藝術管理人員經常與藝術家合作,偶然會遇到較難相處的藝術家,你會怎樣做?

鄺:藝術管理人員必須要冷靜,做行政同時也要關心和掌握藝術家的心情,有時我會覺得自己像當社工一樣,要輔導藝術家。我們從事這行業最重視的就是「人」,尤其是藝術家,他們可能擁有獨特的性格及脾氣,但正因這點性格及脾氣才會有好的創作,所以我們作為藝術管理人員,必須了解藝術家的性格,懂得什麼時候say no或放軟態度商量,這也挺難掌握,需要經驗及時間捉摸。但我相信藝術管理人員只要愈了解藝術家創作的方向和思路,便愈容易幫助及管理他們,讓他們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最近我在韓國完成一個項目,韓國的舞台監督跟我們澳門的舞台監督說:「你身上一定要帶備一包紙巾。」澳門的舞台監督問為什麼,他回答:「因為導演會隨時哭出來。」舞台監督也算是一個吃場管理人,當所有人崩潰的時候,藝術管理人員不可以崩潰,還要關心其他人;也要懂得忍耐,當所有人發脾氣走了,我們都要收拾場面,心理質素及EQ的要求相對較高,這就是藝術管理人員和一般行政人員的分別吧!

記:你認為藝術管理人員需要持續進修嗎?

鄺:我以一個策展及製作人的身份來說,實踐和進修同樣重要。我做策劃時,要比藝術家看得更遠,比市場走得更快、有點近乎金融行業投資的心態;因為策展及製作人需掌握城市的發展及轉變,才可決定怎樣的藝術才能改變或配合城市,所以我相信多實踐能看清整個市場,幫助藝術家繼續向前行;而進修則能為藝術管理人員增加最新的知識,培養更廣闊的遠見。

Thank you!
Your email is added to our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