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遠赴德國和英國考察,了解海外頂尖劇場運作模式──專訪香港話劇團節目及教育主管梁子麒先生
10 Mar 2014

去年,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和藝術發展局推出「本地藝團領袖人才海外考察及培訓計劃」,五名香港優秀藝術領袖代表不同藝術形式及研究目的,遠赴海外國家取經,了解當地藝術文化的最新發展。筆者有幸訪問其中一名入選者 — 從事本地藝術行政工作二十年的香港話劇團節目及教育的主管梁子麒先生。他選擇遠赴德國、英國及美國三地考察,與當地專業劇團人員交流,了解各類劇場的運作模式。完成考察後,他需提交研究報告,向西九及本地藝術發展提出建議等。在是次訪談中,梁子麒先生率先為我們披露英德兩國考察的體驗及分享其得著及啟發。

梁:梁子麒先生  記:記者(黃諾晞、陳汝淇)

記:您選擇英國取經的目是甚麼?到了甚麼地方考察?有甚麼得著?

梁:我的行程分兩年進行,首輪原先只計劃到德國,大約留三星期,後來發現前往英國多留幾天的費用也不多,所以去年先前往英、德,今年稍後再去美國的芝加哥和紐約。

大家對英國劇場較為熟悉,因為香港是英國的管治地,我們的劇場運作模式大都承襲英國體制而發展出來。我選擇世界聞名的「National Theatre」作為英國第一站,但今次最大的得著是來自他們其中一個不太為外人熟知但值得留意的部門「National Theatre Studio」。它們一直推行藝術家培育計劃,針對新進的劇場工作者及編劇,為他們提供半年至一年的專業支援。從眾多申請中被甄選出來的優秀的年青編劇可在工作室裡專心一致地寫劇本、進行研究或創作。「National Theatre Studio」不會要求他們交出劇本或成果,甚至會發給合理的工資。編劇留駐的時間最長一年。

此外,「National Theatre Studio」會提供為期兩星期的場地給個人或小型劇團排練新劇目。「National Theatre Studio」有時候會替他們聘請演員,只供排練之用,但絕不安排宣傳或演出。過後的發展便要靠他們自己。「National Theatre」是英國劇場的旗艦,擁有資源製作大型劇作,但亦覺有責任培育英國新一代劇場接班人,所以希望透過這些專業的技術支援,讓新進的藝術家可嘗試實踐自己的創作,踏出第一步。這個培育人才的理念值得參考。

記:您認為這個培育人才的方式在香港可行嗎?

梁:這個培訓人才的最大的特色是「只要嘗試、不問收穫」,這是給予年青人的「最大的支持」,但現時香港的制度是以績效衡量資助或資金是否用得其所,要實踐這類「不問收穫」的培訓計劃未必可行,但這些概念有助我們刺激新點子。

記:以您所知,「National Theatre Studio」那個針對新進的藝術家的計劃有沒有成功的例子?意思是有劇目能成功地搬上世界級的舞台嗎?

梁:有!「National Theatre」現上演的一套劇目名叫War Horse,是源自「National Theatre Studio」支持的一班年輕藝術家所創作的。他們原是一班木偶師,概念是把一匹匹真正比例的戰馬由木偶師操作放上舞台,經過無數的嘗試和失敗後,他們最終在舞台成功演出,更由「National Theatre」變成產業演到倫敦西區「West End」,電影也上了吧。當我去到德國柏林的時候,德語版的War Horse也剛首演呢!

像他們成功的例子可能只有百分之一,其餘在「National Theatre Studio」創作的劇目也許只在小劇院演出,但要培育成功又對社會有貢獻的藝術家則需要累積很多創作經驗。這個例子說明尋找新一代劇場接班人是需要時間和投資,香港過於目標為本,成果也定得太近,應將目光放遠一點。

 

記:那德國考察的目的又是什麼?

梁:在香港我們較少看到德國劇場的演出,而且大部份德國劇團的資料都是德文的,要深入認識比較困難。但對於我來說,不管是導演、演員、舞台、設計、技術以至藝術呈現,德國的戲劇都在世界頂尖之列。德國十分重視「戲劇指導 (dramaturge)」這個傳統崗位,擔任者都擁有豐富戲劇文學及劇場知識,協助導演多角度分析及研究劇本。究竟德國劇場的高水準,是否與「戲劇指導」有關?我想藉此機會,親身訪問德國的劇場人員並了解其運作,此其考察目的之一。

第二,德國藝團的資助模式與其劇場的藝術水平的關係也值得深入研究。香港社會常討論政府應否削減藝團資助,更指英、美政府等對劇團資助愈來愈少,大部分劇團經已產業化,收入主要來由商界贊助及票房。但據我所知,德國絕大多數的劇團仍然受政府資助,資助額更佔劇團八至九成的運作費。在高資助下,劇團不但沒有「懶惰」,反而能積極進取保持世界頂尖水平。究竟德國擁有世界聞名的劇團、製作原因何在?我希望可以研究一下德國藝團的資助模式及其傳統運作。

記:這次德國考察遇到甚麼困難和難忘的經歷?

梁:每段考察我都需要自己安排行程,我對德國劇團沒有什麼聯繫,要選擇和聯絡上他們是我最大的難題。幸虧幾年前在工作崗位上認識的一位來自德國杜塞爾多夫「演員之家」劇院(Düsseldorfer Schauspielhaus)的戲劇指導重臨香港,給我不少寶貴的意見。

我以杜塞爾多夫「演員之家」劇院(Düsseldorfer Schauspielhaus)為首站,這個劇團擁有自己的大、小劇院,及近300人團隊的完整編制。除此以外,他亦建議我應趁機到訪其他城市,經他的分析和推介,我定下了更多心宜的目標。我以自薦的方式寫信安排拜會,怎料一直沒有回音。

記:那之前寫信邀請接見的劇團有回覆嗎?最終有否去「演員之家」考察?

梁:直到差不多出發前,部分在柏林的劇團才開始回覆。最後我決定還是先前往杜塞爾多夫,然後再去柏林。到達後我發現,該團的藝術總監因病中途辭職,故戲劇指導團隊也相繼離職,其行政總監身兼著數職全力解決危機,無暇回覆及安排會面,我絕對能理解。於是我改變計劃,除觀賞他們的演出外,又於演出後到後台出口結識他們的演員及後台人員,並轉而拜訪其青年團分部,與藝術總監、戲劇指導及創作人會面,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該團的運作。之後就較為順暢,期間亦確定了走訪威斯巴登(Weisbaden)及慕尼黑的接待安排。

記:德國劇團的運作有何特色?您在德國看了多少話劇?

梁:德國擁有一套傳統的、與別不同的輪換劇目運作模式。我用幾天的時間留駐一個劇團,但每晚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劇目,而部分演員更每劇都參與其中,這令我很驚訝!德國的劇目編排採用輪換制,演員可能需要早上排練新劇,下午演出學生劇場,晚上到大劇院當主角;已演過的劇目基本上不再綵排,只靠演員們各自做準備,其能力和自律性,教我十分敬佩!這個運作模式對劇團的經濟效益不大,後台的支援亦要很足。但當地的劇團都懷著一個很強的理念,就是為觀眾提供每晚有不同的選擇,市民看劇是必須,社會也給予支持,這是德國劇場的一大特色。所以我在這三星期的德國考察中,觀賞到很多不同的劇目。

此外,不同城市按其文化氛圍,戲劇水平的分別很大,層次也不同;但我觀察到每個地方、每個劇團都有各自的定位,使其真正為社區及各年齡階層的市民提供合適的藝術文化的活動。

記:相對外國的藝術行政人員,你認為現在香港的藝術行政人員整體水準如何?

梁:戲劇在德國是一種普及和傳統的藝術,所以當地的戲劇教育十分全面。中學的文學科包含有不少戲劇的內容,如把經典的劇本納入課文,劇團會配合上演該些劇目,讓學生對戲劇的認識不止於課文知識的層面,加入當代元素的演繹亦加強年青人的投入和興趣。大學則設有「戲劇科學」 (Theatre Science),選修學生可按自己的興趣專修某些範疇,例如導演、戲劇指導等,而經此再進修其專業。因此德國的戲劇人材對戲劇史、流派、劇場美學等範疇都有相當的基礎。藝術行政人員不一定是諗藝術行政出身,有些原是導演或演員,他們對戲劇已有深厚的認識,加上清楚知道各人的崗位及責任,做事效率自然高。德國的劇團能夠運作得如此成功,分工仔細是重要的一環。

但我認為不能直接將香港與外國的藝術行政人員比較,彼此的劇場發展軌跡、文化土壤、工作環境不同,面對的問題自然不一樣。外國的劇團基本上已發展出一套完善及成熟的架構,香港雖沒有那麼完善,但我認為我們的藝術行政人員做事靈活,明白在香港獨特的文化環境下如何「生存」,努力找尋機會實踐理想。我所認識的香港同業大多是工作認真及敬業樂業,並在不斷學習,努力建立適合香港的劇場傳統。

(**感謝梁子麒先生提供是次專訪之考察照片**)

Thank you!
Your email is added to our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