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老師網誌

觀賞《教授》有感—中大對我的影響
23 Sep 2013

差點錯過了香港話劇團演出莊梅岩的《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50周年校慶活動之一,感謝話劇團安排我最後看了!編導演俱佳。引起我思考兩個問題,一是我的二度母校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主修音樂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為我提供了什麼樣的學習環境?二是教育理想是什麼?

 

先嘗試回應第一個問題。當年在中大作為音樂系學生很引以為傲的是我們是一個很小的系,四年的學生(我有幸是「古代」的四年制)加起來只有大概半百人,還有專屬的音像圖書館。導致我們師生關係非常密切,學習條件很好、學習氣氛也很濃厚。因為音樂教育師徒學習特別重要,畢業後我一直建議修讀音樂的學生去師資好、規模小的音樂院系。 

 

我上大學的時候剛好趕上四人幫倒臺前的時期,大學內國粹派和非國粹派針峰相對,在學生會的會議和各種論壇通宵達旦的辯論國事港事。 我在大學生涯的首兩年相當積極參與學生事務,擔任音樂系會會長兩年,又有一段短時間被師兄拉去做大學學生會的幹事。參與各種會議論辯和籌辦活動給我寶貴的溝通、組織管理的磨練。三四年級我意識到要在畢業前好好利用音樂系的資源認識音樂作品,大部分的假期都留在學校的音像圖書館和琴房學習。

 

我在中文大學的學習經歷加上在大學組織活動的經驗,很好的裝備我其後的專業發展,讓我很清楚選擇從事藝術管理的人生路向,所以畢業時當我的第一志願到倫敦城市大學進修藝術管理無法達到(他們要求學生最少有兩年的工作經驗)時,我考入政府的音樂事務處從事音樂推廣的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專業的學習之外,中文大學在我的成長道路上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學習環境,讓我學習和體驗「個人選擇」。這個環境包括提供選擇的條件、空間和意識。選擇的條件包括設備優良的圖書館、運動場、各種學生會屬會的活動,還有像音樂系這些人數少、費用高的學科;選擇的空間包括宿舍生活、寒暑假期等;選擇的意識範圍更廣,具體如課程學分的選修,較抽象的包括推崇多元自由的氛圍,讓學生可以追尋夢想、挑戰傳統和社會主流思想, 只要是合法的、不影響別人的都容許,並理解選擇的代價要自己承擔。無論學生選擇追求高GPA、二人世界、全身奉獻學運社運,老師都不會干預(即使師生關係很緊密)。至於畢業後你是否貫徹大學時的理想, 是否敢於繼續「另類」,更加屬於「個人選擇」。我相信每個「過來人」都會很珍惜讓他們學習和嘗試「個人選擇」的這個「大環境」。

 

以上所提到的所有條件、空間和意識,全部與「資源」和「教育理念」息息相關。為什麼每一班級的學生人數要有限制? 為什麼要「四年一宿」? 為什麼要有豐富的學生活動?為什麼要有選修課和通識課?做學生的時候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直至學制有「四改三」的爭議),後來做老師和教育行政人員後才更深體會這些「既有條件」都是「教育理想」的體現,相信提供前曾經歷教育理想和資源運用效益的論證。謝謝中大早年的各位掌舵人!

 

我四十歲再進入中大修讀EMBA,相比起BA ,課程對我個人發展的影響相對比較少,因為人生階段和個人學習目的與本科不同。兼讀形式自然聚焦於管理專業的學習,對在非營利機構工作的我來說,屬於「開闊視野」多於「學以致用」。 同時通過同學的網路,也更理解不同行業管理人員的情況(小部分的同學不是在工商機構工作的)。 

 

對我影響特別大的是EMBA 的學習方式(小組、案例、遊學),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這對我是「意外收穫」(當時我還未轉任培訓工作),我其後授課和策劃課程的經常採用這些手法。現時我在香港教育學院開辦《藝術管理和文化企業行政人員文學碩士》EMA(AME), 也是因為深深體會針對資深管理人員的培訓課程, 一定要學生「門當戶對」才能達致最大的學習效益。 

下次再談個人的「教育理念」。

Thank you!
Your email is added to our list.